测试用例的编写
测试用例的编写标准
标志性
每个测试用例应该有一个唯一的标志符,他将成为所有和测试用例相关的文档或者表格引用和参考的基本元素
测试项
详细描述出测试设计说明中所列出的被测试对象的特性
测试环境要求
用来表征执行该测试用例所需要的测试环境
输入标准
用来执行测试用例的输入需求,这些输入可能包含数据、文件和操作
输出标准
标识按照指定的环境、条件和输入而得到的期望输出结果
测试用例之间的关联
用来标识该测试用例与其它测试用例之间的依赖关系
测试用例的编写格式
测试用例基本要素
要素名称 | 含义 |
---|---|
功能模块 | 待测试模块名称 |
功能特性 | 待测试模块功能描述 |
测试时间 | 测试进行时间 |
用例编号 | 唯一标识该测试用例的值 |
前提条件 | 开始后续测试步骤必须要预先做的操作 |
输入数据 | 测试需要的数据列举 |
操作步骤 | 按照操作步骤的顺序,准确详细的描述 |
期望结果 | 按照设计规格所要求的正确结果 |
优先级 | 依据重要程度确定的优先级,往往分别从测试执行、技术难度和业务难度几个角度综合度量 |
测试用例模板
项目/软件 | 程序版本 | ||||
功能 模块 | 编制人 | 编制时间 | |||
功能特性 | 测试日期 | ||||
测试目标 | 特殊说明 | ||||
用例编号 | |||||
测试数据 | |||||
操作步骤 | 操作描述 | 数据 | 期望结果 | 实际结果 | 测试结论 |
---|---|---|---|---|---|
1 | |||||
2 | |||||
测试人员 | 开发人员 | 项目经理 |
技巧
- 让用例短小,切题
- 从头开始,以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顶部是对全局有重要意义的用例,并分离出用户用例和最终子用例
- 用动词短语来编写用例,这些动词表明了这些用例想要达到的目的
- 从触发条件开始一直继续,知道目标被实现或取消,并且系统完成与这次事务处理相关的记录的保存
- 用完成的主动语态语句来描述所要完成的子目标
- 确保每一步执行者及其意图是可见的
- 突出失败条件,使失败恢复动作可读,最好为每个步骤编号,人们可以清楚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
- 将可选的行为放在扩展部分而不是放在用例条件的主题语句中